來源:北極星環保網 | 責任編輯:廢舊頭條
2020-09-10
75
9月1日,新修訂后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》正式開始實施,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強化法治,重視監管結合,加大宣傳力度,促使大眾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,為山西綠色發展、高質量轉型發展做貢獻。
推動綠色發展,建設生態文明,重在建章立制。我們要用最嚴格的制度、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!吨腥A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緊緊依靠人民,一切為了人民,以立法解決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環境民生問題。這次將生活垃圾管理首次入法,以法律形式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,確立了“政府推動、全民參與、城鄉統籌、因地制宜、簡便易行”的原則,明確了監管主體責任,規范了收集、轉運和處理機制,突出了對違法行為的嚴懲重罰,讓固廢法成為一部長牙齒的法律。
推行垃圾分類,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、形成長效機制、推動習慣養成。首先,要引導人們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為有效改善城鄉環境,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做貢獻。其次,要加強宣傳力度。垃圾分類不是易事,關系千家萬戶,涉及人們思想觀念、行為方式、生活習慣的改變。要讓人們了解當前垃圾圍城的嚴峻形勢,明白垃圾分類的好處,普及垃圾分類知識,提高居民環境保護意識。第三,要加強基礎建設。遵循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原則實施垃圾分類處理,在收集、轉運、無害處理方面加大投入,分類垃圾桶、運輸車輛、轉運站點、填埋場所、焚燒場所要同步跟進。要建立現代化設施,避免在處理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。第四,要加強監管力度。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,一部好的法律只有落實到位、遵守到人才能體現其目的意義。所以,各級政府作為責任主體,要統籌兼顧,實施精細化管理,強化執法監督檢查,大力懲處違法行為,樹立法治權威。
垃圾分類不是小事,扔垃圾更不能任性。今年6月,《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》已經開始實施。結合省內實際,我省創新建立了“前端+末端”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,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、創造高品質生活、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提供了強大助力和基礎保障。對大眾來講,既是生活垃圾的制造者,也是垃圾依法處理的參與者,更是良好生活環境的受益者。我們每個山西人,都要積極行動起來,培育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,一起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。
原標題:法治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實施